发布时间:2025-09-24
阅读次数:2180
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建市监处罚(2025)203号
违法行为类型:增加、减少认证基本规范、认证规则规定的程序行为案
处罚结果:机构责令改正,并处罚金5万元
2025年9月9日,浙江省市场监管局通报一起认证机构未按规定履行审核程序、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的行政处罚案例,涉事机构被依法处以罚款并责令整改。
经查,2024年3月28日,智德认证有限公司在对某企业开展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监督审核过程中,未严格按照认证基本规范与认证规则所要求的程序执行审核,未能对客户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进行核实,导致未能识别出其中含有伪造内容,致使该企业违规通过2024年度环境管理体系监督审核。
该行为已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一款关于“认证机构应当完成认证基本规范、认证规则规定的程序,确保认证的完整、客观、真实,不得增加、减少、遗漏程序”的规定。依据该条例第五十九条第一款第二项,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对智德认证有限公司作出责令改正,并处罚款5万元。
《认证认可条例》第五十九条明确,认证机构如存在遗漏必要认证程序等行为,将面临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并可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还将被责令停业整顿,直至撤销批准文件并予以公布。
该案例反映出认证机构在实施监督审核过程中履行程序规范的重要性。此次处罚传递出明确监管导向:认证机构应恪守职业底线,杜绝因短期利益降低审核质量。有效的管理体系必须建立在实质运行基础上,而非仅停留于文件层面。认证行业唯有守住底线、创新求变,方能赢得市场。认证机构应当从智德认证的案例中吸取教训,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审核质量,共同维护认证行业的公信力和专业性。对企业而言,更应从中获得警示:认证的本质是提升管理水平的工具,而非一纸“通行证”。企业应端正认证动机,摒弃“重证书、轻管理”的短视行为,在内部扎实构建并运行有效的管理体系;在选择认证机构时,应着重考察其专业性与合规性,拒绝将“速成”作为首要标准,主动抵制任何形式的审核放水或材料造假诱惑。企业须认识到,一旦因认证违规导致证书被撤销,不仅将带来直接经济损失,更可能严重影响商业信誉与市场参与资格。
唯有认证机构秉持专业精神、企业坚守诚信初心、监管部门强化合规督导,三方协同发力,才能筑牢认证信用的基石,推动认证行业真正成为支撑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建市监处罚(2025)203号违法行为类型:增加、减少认证基本规范、认证规则规定的程序行为案处罚结果:机构责令改正,并处罚金5万元2025年9月9日,浙江省市场监管局通报一起认证机构未按规定履行审核
近日,认证监管领域公布一起典型处罚案例,某认证机构因在审核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被处以5万元罚款,原因是该机构在认证审核过程中未对申请组织工作记录真实性进行审查,减少认证程序,且未对认证过程作出完整记录
经查,证优客(北京)认证服务有限公司名称包含“证优客”字样,与我司公司名称(浙江证优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存在相似之处,但并非我司下属单位或分支机构,与我司在股权结构上不存在任何关联关系,在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