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0-24
阅读次数:155
出口企业到底做不做认证?做认证为什么要做,不做认证,会怎样……小优针对这样的问题,整理出如下原因:
技术性贸易措施已经逐渐成为全球货物贸易发展中的重要因素,认证作为其实施和执行的主要手段,任何出口企业都没有办法绕开。同时,虽然认证会给出口带来不同程度的困扰,但也要看到,在技术性贸易措施不断强化的潮流下,认证至少是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首先,认证可以降低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成本。对于进口国来说,产品获得认证后,就被列入市场监管的范畴,通常不需要在口岸进行批次检验,因此对出口来说,可以相对节约费用和时间。这与那些在口岸还需通过检验的农产品相比,就是明显的优势。其次,认证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通过认证后,潜在的客户很方便就能直观而全面地了解制造商的资质、能力,以及产品的质量,省去了反复考察、检验等必要程序,企业更容易得到客户的青睐。最后,认证可以明确地给出产品符合相关技术法规的证明,而且相当一部分都有权威检测和认证机构的背书,这都有效地减少了出口后被判为不合格的风险,增加了贸易的确定性。
因此,出口企业应积极将壁垒转化为优势,尽可能规避和解决认证给管理、成本和技术等方面带来的压力和不利影响,利用其优势,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在此,检验检疫部门也相应提出三个建议:
一、是要依据产品和出口市场的实际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认证,同时注重各个认证间互认的内容,避免重复认证,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二、是选择合适的认证机构,如有第三方出具有关证书时,应挑选距离较近机构,平价、快捷、省钱的认证机构;
三、是密切留意出口市场相关认证要求和程序的变化,加强自身的理解,避免被认证机构牵着鼻子走,同时注意更新现有的认证证书,避免过期,失去效力。
证优客从事认证多年,见过很多大大小小的企业,认证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良药,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对企业百利无害。
根据国家认监委官网的最新数据,自2024年以来,认监委已发布公告统计显示,共有46家认证机构因各种违规行为被撤销相关资质。通过深入分析具体公告内容,我们可以梳理出关键风险点,并以此为鉴,提醒整个行业重视合规管
从全国认证认可信息服务平台可见,截至2024年12月,全国共颁发有效认证证书406万张,获证企业108万家。相比年初,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数量增长最为显著,同比增长43.19%。详情如下:一、整体概况截至2024年12月,我国有效认
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了认证机构“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共随机抽取300家认证机构,其中40家由市场监管总局进行检查,其他260家由地方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检查。现将市场监管总局检查的40家认证机构有关情况通告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