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1-25
阅读次数:1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11月20日表示,为规范引导新技术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17项金融行业标准已经立项,正在加紧研究制定。
范一飞在11月20日召开的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9年工作会议上介绍,新型金融标准体系持续完善,金融企业标准建设成绩显著。目前,我国已形成国家金融标准65项、金融行业标准252项。其中,移动金融支付客户端技术规范、声纹识别应用标准等,有力地支撑了金融业健康发展。另外,包括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规范在内的20余项团体标准陆续推出,较好地满足了行业自律发展需要。
高质量的金融发展需要高质量的金融标准。会议指出,目前金融领域还存在标准缺失、部分标准老旧等问题,金融服务和管理标准薄弱,与满足金融高质量发展仍有一定距离。
范一飞表示,金融标准建设迫切需要在重点领域补齐短板,顺应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在金融业应用的发展态势,注重数据安全。要紧跟数字金融热点领域和发展趋势,做好国内标准需求预判研究,继续增强金融标准对金融治理的支撑。
此外,范一飞强调,要加快提升金融标准国际化水平,积极开展金融标准化研究,抓紧培养新时代金融标准化人才队伍,推动金融标准在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根据国家认监委官网的最新数据,自2024年以来,认监委已发布公告统计显示,共有46家认证机构因各种违规行为被撤销相关资质。通过深入分析具体公告内容,我们可以梳理出关键风险点,并以此为鉴,提醒整个行业重视合规管
从全国认证认可信息服务平台可见,截至2024年12月,全国共颁发有效认证证书406万张,获证企业108万家。相比年初,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数量增长最为显著,同比增长43.19%。详情如下:一、整体概况截至2024年12月,我国有效认
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了认证机构“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共随机抽取300家认证机构,其中40家由市场监管总局进行检查,其他260家由地方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检查。现将市场监管总局检查的40家认证机构有关情况通告如